首页 资讯 正文

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体育正文 175 0

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受黄山市徽州区生态环境分局(fēnjú)委托,安徽大学陈众调查团队在黄山市徽州区开展县域两栖爬行动物(páxíngdòngwù)调查时,记录(jìlù)到极罕见的毒蛇——福建华珊瑚蛇。这是自(zì)2010年以来,时隔(shígé)15年安徽再次记录到该物种,也是省内目前仅有的两笔确凿分布记录,具有重要的科研与保护价值。

福建华(huá)珊瑚(shānhú)蛇属有鳞目眼镜蛇科中华珊瑚蛇属。其体长60~75厘米,身体具有醒目的红色、黄色(huángsè)与黑色环纹交替排列,因(yīn)外形与金环蛇相似,常被称为“假金环蛇”。与多数珊瑚蛇不同,福建华珊瑚蛇的头部较小且略呈三角形,头部有白斑,呈倒“V”字型。瞳孔为圆形,尾尖细短(duǎn)。

福建华珊瑚(shānhú)蛇 王亚楠 摄

福建华珊瑚蛇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区(shānqū)常绿阔叶林、竹林及溪流附近,多在夜间活动,以其他小型蛇类、蜥蜴和蛙类为食。其毒液含(hán)神经毒素(shénjīngdúsù),虽毒性较强,但因性格隐秘、极少主动攻击人类,野外目击记录(jìlù)极为稀少。

2010年,我省知名蛇类学专家黄松教授曾在休宁县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福建华珊瑚(shānhú)蛇标本(biāoběn)1号,此后15年,我省再无该物种的确凿野外调查记录(jìlù)。

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条罕见的福建华珊瑚蛇,是安徽大学陈众调查团队(tuánduì)成员陈熠在调查中记录到的。“我们对比(duìbǐ)了近20年的科考资料和多个自然保护区(zìránbǎohùqū)监测数据,确认此次发现是安徽境内第二次(dìèrcì)有影像佐证的福建华珊瑚蛇记录。” 研究团队负责人(fùzérén)陈众介绍:“近年来,我们在皖南山区(shānqū)长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此次发现说明(shuōmíng)该物种在安徽仍有极小种群存活,但栖息地破碎化可能是其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据悉,此次发现的福建华珊瑚蛇个体健康状况良好(liánghǎo),研究团队(tuánduì)已完成数据采集与栖息地标记工作(gōngzuò),后续将开展长期监测。这一发现也为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bǎohù)增添了新的例证,凸显了山区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据安徽商报微信公众号)

这种剧毒蛇15年后再次现身安徽!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